来聊任天堂最短命的主机Wii U,它真的有这么糟?
摘要:北京时间20191118关于【来聊任天堂最短命的主机Wii U,它真的有这么糟?】的具体情况和说明,让www.shzxjq.cn新闻频道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本文关注焦点《黄网站,日本黄大片免费播放器,日本一级特黄大片免色,大片,视频,全过程,电影,黄色免费网站,网站,特别黄的免费大片视频,完整版,黄色电影免费片日本大片,黄色大片》。
在Wii时期任天堂是唯一一台维持在低画质的主机,当其他主机在第七世代(PS3、Xbox360时期)就已经往HD高画质发展,而任天堂则是在Wii U才进入了HD高画质的领域。在画面的表现上受限于硬体的关系,虽然并不算出色,而且有着刚开始研发HD的油亮通病,但看到了许多知名系列终于用HD画质呈现时,还是有着说不出的感动。
像3D马里奥、耀西、卡比等作品,都在Wii U上以高画质推出续集,都让系列老玩家们非常感动。
2.善用网络功能(DLC、联机对战)
在Wii时虽然已经有了网络的功能,但是当时的网络功能并不齐全,以及硬体的限制等,虽然有网络对战功能,但是并不成熟。
到了Wii U后,才有了比较完整的eShop,提供了DLC、下载试玩版、联机与游戏更新等网络功能才逐渐完善。像《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系列也是首次有DLC追加人物、《马里奥赛车8》也是系列首次有追加赛道等例子。
不过也必须说任天堂旗下的作品也不是每一款的网络功能都做得非常齐全,像《马里奥网球》的网络功能只有线上对战,无法自己开房间、邀请好友对战,这样的不成熟也在当年被骂翻天。
3.系统不成熟,导致更新死机
Wii U首发的机种,上市后遇到了OS的更新,结果缓慢的下载进度与不成孰的固件,导致游戏机更新出现变成砖块(死机)的状况,此外进入eShop、游戏或是回到首页时,会遇到夸张的读取时间,都让首发玩家非常不满。
任天堂本家虽然有着丰富的招牌可以扛起重要的档期销售,但是却缺乏了第三方作品的支援。我认为原因不复杂,有以下两点。
1.任天堂在N64时期开始流失了大量的第三方作品,而本来为了第三方游戏购买任天堂主机的玩家逐步转移到PS、Xbox上。虽然NGC、Wii时期也有不少优秀的第三方作品,但是数量依然不敌主要对手。在这样的状况下,任天堂的家用主机就逐渐的变成了粉丝专用机(消费族群单一)。第三方在任天堂的协助下推出作品,但毕竟不是本家的作品,粉丝不买单的状况下销量自然不好看。而这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第三方尝试推出作品→任粉不买帐,销量变差→第三方不愿意出游戏而离开。
2.第二点则是硬体,Wii U的硬体是很尴尬的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比PS3、360好一些,但却远远输给PS4、Xbox One,而且还要配合Game Pad制作,光这点就让不少游戏开发商知难而退
主机的基数再不高的情况下,硬体又这么不友善,导致Wii U的第三方游戏数量少的可怜。
5.多款合作作品,拯救垂死边缘的作品
在没有第三方主动投入游戏的状况下,任天堂反攻为首,主动寻找需要拯救游戏来提升自己的阵容。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被SEGA砍经费,SCE与微软不愿意拯救,最后成为Wii U独占的《猎天使魔女2》。
此消息一出,立刻让拥有Wii U的玩家高潮,没有主机却想玩游戏的玩家涌入神谷英树的推特谩骂,成为一时的话题。之后还有板垣伴信的《恶魔三人组》也成为被拯救的对象。
除此之外任天堂也下放自己的品牌,与不同厂商进行跨界合作。像是《塞尔达传说》系列与光荣合作,推出《塞尔达无双》;《火焰纹章》则与ATLUS合作,推出了《幻影异闻录FE》这款全新的RPG。
在2015年11月13日举办的Nintendo Direct 中,公开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的追加角色为《最终幻想7》的主角克劳德。对于任天堂与Square Enix之间爱恨情仇都了解的老玩家们应该都知道,当时的Square因为新主机N64的储存媒体而与任天堂产生了争执。传言当年任天堂在Square年末游戏的出货量动手脚,大量的出货导致游戏贱价出售,使Square的财务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差点破产。而SCE就在此时援助Square,而Square也在N64上市前夕宣布将杀手级RPG《最终幻想7》登陆PS,让任天堂一方顿时军心大乱,两家厂商就此进入了长年的冰河期。
因此克劳德的惊喜登场,不但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更可以视为两家厂商的正式破冰。
7.Game Pad成功作品不多,最后连任天堂都放弃
Wii U的主大特色之一就是Game Pad,家人若是想要看电视,可以切换到Pad上继续玩游戏。或是运用Pad成为辅助的电子地图等功能,来增加游戏性。但在Wii U上真正成功发挥Pad的作品可说是少之又少。
就以笔者来说的话,真正成功的只有《Splatoon》以及《马里奥制造》两款算是真正成功应用Pad,其他的作品充其量只是简单的用到麦克风、陀螺仪等,并没有发挥出Pad的精随与概念。
到了Wii U的末期,任天堂甚至自己也不再Pad上认真,顶多就只有上下同时显示画面、应用麦克风等功能。算是可惜了这项黑科技。
8.总结,成为历年来销量最低的游戏机。
最后说说总结,综观来看,个人认为Wii U是一台不成熟,急着上架的主机。如果当时的任天堂再多花一点时间把固件处理好、硬体在提升一些,初期的发售肯定不会发生这么惨烈的事情。
即便到现在来看,Pad可以无接缝的串流这项技术依然非常神,而且很多Wii U的概念其实最后都在NS上看到了,并且应用的更成熟。
Wii U的这接近五年的时间,其实让任天堂学了很多东西。例如上述提到的高清技术、DLC与网络对战,虽然那段时光非常的低迷,却也从失败中学习不少现代化技术,与改变了对于游戏的思维。
我认为Wii U是一台走的很偏锋的主机,而NS相对的走安全牌,把上一代的概念沿用下来,只是改良的更好。就我来说,的确是商业失败的商品,但是以玩家的角度来说,它带来的惊喜感却远远多过NS。
各位玩家呢,怎么看这台主机?